时间:2022-09-21 17:19:55 | 浏览:647
自贡网记者 周姝
“以前拿着资料跑很远,办个事既费脑力又费体力,现在方便了,就在家门口,在街道便民中心就把事办成了!又快又方便!”近日,在自流井区经营着一家美容院的江先生拿着新办好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开心地说道。
在此之前,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需要到自流井区行政审批局。得益于自流井区行政审批局大力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将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到基层;授权下放后,被授权的街道可以实现独立审批,当场制发证照,整个过程从受理到发证一共花费不到半小时,当事人仅需到现场一次即可当场办理,实现了“办事办证就近办”。
在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中,该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精神,结合乡镇街道实际和群众办理需求,梳理出涉及卫生、动物检疫等首批6个审批事项,按照“三个一批”原则将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到基层。
扶上马,再送一程。该区召开行政审批局权限下放会和培训会,明确标准化推进便民服务建设、规范化深化便民服务方式、便利化提升便民服务能力要求,统一发放行政审批印章,组织审批业务技能培训。安排业务骨干“一对一”结对指导,协助基层便民服务中心顺利承接下放事项,指导完善“一枚印章管审批”等制度建设,强化作风监督和权力事项运行管理,让审批权限不仅“放得下”,还要“接得住”“接得好”。
规范便民服务清单管理,下“放”本级权限。自流井区紧扣群众现实生活诉求,依托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群众办事诉求数据库,动态收集管理民意诉求数据。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原则,从数据库中梳理下放涉及卫生、动物检疫等6个行政许可事项,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实现跨层级审批,基层通管通办。有效推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向涉改镇街延伸,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截至目前,自流井区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累计受理办结下放行政许可事项536件。
筑强便民服务阵地堡垒,畅“通”审批渠道。优化升级便民服务网点,严格按照《四川省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方案》要求开展平台建设。全区涉改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大厅面积均达到三级标准以上,其中3个达到一级标准,4个结合实际服务需求增设了“母婴室”、无障碍通道等便民服务设施。全面加强村级民事代办制度建设,每村(社区)至少设置代办员1名,梳理出25件代办事项清单,开展代办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代办质效,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采取“业务骨干+便民中心”结对方式,对下放事项受办、制度建设完善等“一对一”开展指导,确保下放事项顺利承接、平稳过渡。
创新便民服务体制机制,精“简”审批程序。自流井区持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目前已统一制定8枚镇(街)审批服务专用章并正式启用,同步推广电子印章应用,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谁行权、谁担责”的原则,切实履行印章赋权的事中事后监管职责,解决群众办事“盖章难”的问题。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梳理推出“一事一次办”事项25件,平均申报材料减少60%,办理时间提速40%,让群众办“一件事”最多“跑一次”。
提升便民服务工作质效,优“办”民生实事。自流井区强化效能监督,将政务服务“好差评”结果纳入窗口部门和人员绩效考核范畴,倒逼全区政务服务水平提升。创新推出“办不成事”窗口,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现场咨询、一窗受理等多重服务,破解群众“办不成事”难题。创新推出“独任审批员”,下放涉及卫生、食品经营等方面25项授权事项,分批次授权4名审批人员担任“独任审批员”。建立“一三五七”廉洁审批制度,完善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机制,指导基层便民服务中心转作风提效能。
编辑:张驰
自流井的夏日,热情似火,处处生机盎然。连日来,这片土地上处处涌动着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澎湃热潮。该区第一时间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全面动员部署省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随后,召开区委宣传动员会暨集体备课会,进一步把学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秦勇1月4日,记者从自贡市自流井区纪委监委获悉,近日,该区通报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驰而不息纠“四风”改作风树新风,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隐形变异,强化警示教育作用。自流井区法院副院
11月22日下午,自贡市自流井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大会闭幕前举行了选举大会,刘忠明当选为区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万春霞当选为区人民政府区长,王忆章、张承琼、范光洪、钟艺当选为区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航、龙中杰、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