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17:42:13 | 浏览:452
近日,贡井区沙罗村6组,150余亩绿油油的高粱地长势良好,间插的春豆已结出果实,农户们正在田间地头忙碌除去多余的高粱秧苗和杂草,期待今年的好收成。
“这个高粱和春豆是用间插方式种植的,再过半个月春豆收获后又马上套种夏豆,实现一年收两季豆,增加农户收益。”贡井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董晓军说道。
在高粱地或者玉米地间套作大豆是近年来贡井区积极响应国家“大豆振兴计划”,深入推进大豆科技自强行动的重要举措。间套作种植方式要求6尺开厢,宽行4尺种3行大豆,窄行2尺种2行高粱(玉米),该种植方式能有效破解粮豆争地,充分发挥边行效益及大豆固氮养地的作用,实现高粱(玉米)稳产、增收一茬大豆,具有一地双收增粮增收、一种多效用养结合、一技多用前景广阔的优势,是解决争地矛盾、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刚开始村民习惯了单一的种植方式,我们就通过种植示范基地,邀请村民在农作物成熟后现场观摩、现场比价、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并实地提供技术支持,让村民切实认识到间套作方式收益更大,让村民逐渐接受并实行。”贡井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站副站长王娟认真介绍道。据悉,2021年贡井区套作大豆达到近10万亩,2022年入选“全国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
董晓军表示,种一亩地高粱等于两亩玉米地的产量,同时高粱以7.1元/公斤的保底价进行回收送至郎酒集团,让村民种出来的高粱有销路,同时大豆协议价3.4元/斤,已和蔬菜批发商联系好成熟后进行采收。农户收入和销路有保障了,都愿意套种高粱和大豆,目前全区种植的高粱有5万余亩,大豆种植10万余亩。
“以前村民就是种植玉米、油菜、红薯等普通农作物,高粱种植的人很少,一亩地的年收入也只有3000余元,通过产业调整后,村民都采用间套作的方式进行高粱大豆种植,现在一亩地年收入可达5600余元,大大地增加了农户的收益。”董晓军介绍道。
据悉,间套作的种植方式有效地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新思路,吸引了许多农场主投资创业,有效地盘活闲置土地,增加农户收益。“我们这里以前水源差,只能种植油菜等普通农作物,产量低、收入少。现在农场主将全组的土地统一流转起来间套种高粱大豆,把村内的空余土地盘活,也将在家的剩余劳动力利用起来,盘活了经济也可以让村民实现个人价值。”沙罗村6组组长林正友说道。
近年来,贡井区政府高度重视套作大豆产业发展,通过推广大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套作大豆产业向规模化、优质化、绿色化发展,单产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2021年套作大豆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152.6公斤,千亩展示片平均亩产161.4公斤,百亩核心示范基地平均亩产达172.4公斤,比全区大面积套作大豆平均亩产133.9公斤分别高13.97%、20.54%、28.75%。同时大豆协议价比市场价高出约0.4-0.9元/斤,提高农户销售收益约20%。
“目前贡井区以成佳、龙潭、建设等乡镇为核心,规划建设约长20公里套作大豆产业带,促进大豆扩面增产,提质增效。”王娟说道。
下一步,贡井区将积极抢抓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机遇,打造贡井区现代农业“5+2”特色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大豆科技自强行动,为振兴大豆产业、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户收入、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据了解,大豆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高,大豆产能问题受到格外关注,为缓解进口压力,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振兴国产大豆。《“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6亿亩左右,产量达到2300万吨左右,推动提升大豆自给率。(赵丽 廖志全)
编辑:马莉莎
编审:喻佳
违建越来越少,公园绿地越来越多,市政设施日渐齐全完备,街道路面更加整洁有序,街角路边绿化日益精致美观……近年来,借助创文工作及乡村振兴战略等契机,杜阮镇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完善文明创建机制,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推进辖区内人居环境
这条路有点牛关注!关注!关注!近期我区前红路上了《中国公路》《四川交通运输》杂志的刊面真的很厉害!四川交通运输杂志中国公路杂志上了这么有份量的杂志其实是一种认可那到底发生了什么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以前道路坑洼不平,雨天出门少不了一身泥;升级
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吴晓铃10月17日-20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举行,这座位于黄河之滨的美丽城市吸引了众多关注。位于三门峡渑池县境内的仰韶村,百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让这
“真是太感谢了!在马村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多次沟通和协调下,让我家‘滞销’的鹌鹑蛋变得很‘畅销’。如今,已全部卖出去了。”近日,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张氏养殖专业合作社张国成喜笑颜开,为马村区农业农村局疫情之下心系农户、用实际行动维护农畜产品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代表作用,逐渐从“会议室”走向“田间地头”,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路上的人大实践。履职最前沿。实地走访、现场查看、面对面提问,最能发现问
在上海市中心开连锁火锅店的老刘算了算这几个月的成本:租金每月十五万,员工工资、员工房租七八万,物业费一月两万多……因为疫情,上半年的“非常态”经营,让他把前两年的收益赔了个精光。近日,火锅店恢复了正常营业,但原计划的扩店经营“免谈了”。记者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8月19日讯(记者 王丹玉) 菏泽成武,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处处跳动着绿色的脉搏,在呼吸间绽放着生态之美。近日,中国山东网记者实地探访成武县“创森”工作,看到风光秀丽的绿色画卷在菏泽市成武县徐徐展开。创森+生态建
信件内容: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关于红眼川乡霍家坡村的移民问题,周边别的村早都已实现移民,最早的已经移民已有10年左右了,红眼川就剩霍家坡村一直都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也没有收到任何通知,不知道到底移民吗?要移民的话具体什么时候移民?回复部门:离
近日,陕西榆林横山区多个村的村民反映,2014年,政府要求横山区撤并160个800人以下的行政村庄,直到2018年才开始行动。在撤并过程中,又由于种种原因,有36个行政村没能撤并。最关键的问题是,陕西省民政厅已经撤销了这36个村庄的统一社会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记者 高增平)8月19日,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在中国杏花村国际白酒交易中心开幕。各类酒行业协会代表、名酒企业、专家学者、媒体代表云集山西汾阳,共话酒业发展。吕梁借助“杏花村酒博会”这一舞台,按照“以酒为基、以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