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16:47:58 | 浏览:546
尚永高 周姝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当前虽已立秋,但高温不减,在塔吊林立的项目建设现场,在忙碌有序的企业生产车间,在紧锣密鼓的招商路上……处处都能感受到自贡市自流井区干事创业的热情未减分毫。
2022年以来,自流井区攻坚克难、拼搏奋进,稳住了一个“基本盘”,打造成一张“靓名片”,拼搏出一个“好趋势”。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稳住、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这都离不开一个“拼”字。
“拼”,体现的是一种进取精神、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斗争精神。自流井区秉承着“越是艰难就要越向前”的理念,放手拼搏,把握住逆风机遇,拼出了喜人成果,交出了合格答卷!
做好“三题” 让招商“实”起来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今年以来,自流井区紧紧围绕“筑三圈建双城”主攻方向,做好招商引资“三道题”,以“实干”促“实效”,稳扎稳打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做好招大引强的“必答题”。构建“1+4+1”产业招商模式,围绕重点发展的冷链物流、氢能产业、商贸、农旅等四个产业,分门别类梳理各行业头部企业招商图谱,锚定独角兽、小巨人等专精特新重点攻坚企业名单,逐一对接,形成链条式招商。
做好项目落地的“解析题”。党政“一把手”带头,分赴北京、广西、重庆、成都等地积极对接行业500强和上市公司。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党政领导与企业一把手面对面沟通,深入交流,提高实效,提升项目落地“加速度”。
做好优化环境的“加分题”。全力做好签约项目跟踪服务,定期入企走访,提升项目服务精准度和时效性,有效保障项目建设进度,营造亲商优商良好环境。
拼开放、强招商,蓄积持续动能,该区锚定“主城功能核心圈”“南向开放共赢圈”“生态农旅涵养圈”发展定位,发挥川渝地区唯一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品牌效应。今年1至7月,累计到位省外固定投资资金21亿元,累计新签约项目14个。
创新提效 让项目“跑”起来
抓县域经济,项目建设是首位。自流井区以“三个突破”为主线,从项目切入、以项目推动、用项目支撑,不断催生出经济稳增长的着力点。
在项目管理调度上突破旧制度的藩篱。创新建立“1+3+1”指挥体系构架,由过去“一点对多源”的项目管理调度机制,转化为“多级互联互通”的闭环式高效管理。先后把全区64个市级重大项目全部纳入“筑三圈建双城”专项指挥部,实行每周调度、半月提醒、季度专报促落地。截至7月底,64个市级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4.56亿元,超平均进度1.8个百分点。
在项目资金争取上突破旧思想束缚。创新设立“三早”工作原则,坚持做到有投向信息要早跑、有项目报送要早跑、有项目送审要早跑,一改往日“等、靠、要”的消极被动思想。截至目前,该区已争取到中央预算内项目10个、资金19930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40.65%,创历史最高水平,争取到的支持项目数、资金量均排全市第一。
在项目服务保障上突破旧模式的局限。创新项目服务模式,全区市级重大项目全部由县级领导牵头负责,让项目服务保障“管不了、推不动、力不足”等问题成为“过去式”,先后召开项目服务专题会议9次,协调解决问题40余个。
优化服务 让便民“实”起来
为帮扶市场主体纾困,助力自流井区稳经济大盘,区行政审批局挖掘自身政策潜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经济、促发展、出实招、见实效。
极速审批维护经济潜力。构建“极简审批”模式,在“独任审批”基础上推行进一步缩减提交材料,申请要件“打对折”,申请材料整体压减率超过46%,最低20分钟即可从受理到拿证。推广“小时清单制”,将企业开办过程时限由“日”向“时”转变,形成8项企业登记1小时办结事项清单、7项企业开办3小时办结事项清单,今年以来,该区市场主体新增1836户,为企业办理极简审批事项7件,办理“小时清单制”事项642件。
高效服务提升企业动力。全面清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堵点,打通工程建设审批系统全线网上申报通道,并为项目业主开展系统培训,解决企业项目线上申报难题,实现工程建设审批系统辅线办件100%覆盖。今年以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网上运行297件,办结282件,服务重大项目13个。
规范交易激发市场活力。依托四川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推动政府采购管理和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同时针对“互联网+政府采购”相关业务内容,以现场指导、电话联系、远程控制等方式对采购单位及供应商开展培训,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今年以来,完成各类采购项目75项,成交金额达564.06万元,节约率13.4%,多方式培训采购单位及供应商40余人次。
援企纾困 让市场“暖”起来
聚焦援企稳岗。区人社系统积极贯彻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通过公告栏、QQ工作群、短信、电话等渠道通知辖区内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积极网上申报,同时简化申报环节,支持企业稳岗补贴应享尽享,发放企业稳岗返还资金789户、407.28万元。
聚焦送策到企。开展企业就业服务需求专项调查活动,拓宽就业帮扶渠道,推动各项就业促进、就业帮扶政策落地落实,走访300余家企业,发放政策宣传资料5000余份。积极落实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助力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发放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2户、725万元。
聚焦企业吸纳。落地落实企业吸纳补贴,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和脱贫人员等就业重点人群,助力就业重点群体就地就近就业,现已吸纳重点群体就业105人,发放企业吸纳补贴27户、82.18万元。
多措并举 让养老“优”起来
发展为民、枝叶关情。自流井养老服务正逐渐从“有”向“优”大步迈进。
统筹协调聚合力,助推养老综合体建设。将2022年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项目作为服务老年群体的重要抓手,积极协调上级部门解决综合体建设的场地、资金等问题。坚持“周调度、月督导”工作机制,累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困难问题10余个。
精准定位谋创新,开创老年助餐新局面。精准选择点位,将3个老年助餐点定位于几个社区交界处,确保辐射更多老人,同时方便就医、送学、文体等各类群体需求。目前,该区3个老年助餐服务点服务老年人共计13048人次,占全市就餐总人数的45.28%。
千方百计抓争取,全力推动养老项目。坚持项目引领、狠抓产业支撑,积极争取实施自流井区社会福利院养护楼工程、自流井区仲权镇敬老院建设工程、自流井区失能老人养护中心工程等3个养老重大项目,建筑面积达22300平方米,新增床位566张,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该区老龄人口集中供养床位不足的难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2020年,福安市文化事业建设在克服疫情影响的同时,坚持守正创新,以文化、旅游、科技等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举办承办重大活动为载体,用好文化力量、做足文化文章,全方位展现五福新城城市形象。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载体,去年初受新冠
自贡网记者 罗乐 李秋玥“水果篮子”的变化是消费动向的晴雨表之一。从车厘子、牛油果到阳光玫瑰葡萄,近年来,越来越多特色水果进入中国市场,一些品种在短短几年中销量暴涨,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在地处川南的自贡,伴随消费者认知的提升和行业内卷的倒
绵阳作为四川最发达的地级市,无论是GDP,还居民收入、电影票房等多个维度来看,都是妥妥的四川第二城。但是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绵阳还存在着许多短板。在如今,四川大部分地级市都已经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时候,绵阳下辖的6个县市中,仍然有3个县没有通